傳統烏魚子香醇鮮潤,金橙色的外觀吉利討喜,讓人滑下食道後,口腔裡還是滿溢芬芳。因此過年,許多人家都會把它當做年菜,而且還非野生的不吃。但在網路上賣魚、又特愛教人做菜的阿鴻卻說:「我只在乎製作者,不在乎魚子來源。因為魚子的作法,才是影響到食用風味的關鍵。」
因為這幾年的烏魚子,除了氣候的關係,還有大陸沿岸炸魚和過度捕撈的影響,坦白說,簡直都是進口貨跟養殖品的天下了。天然野生的,少之又少。可是消費者,又不太能分辨出來。所以要吃到做工好的烏魚子,買的時候請記得下列訣竅。
像是真的烏魚子,一定會有血絲。但有些商家,因為把散的魚子,先灌到薄膜裡,再去晒。甚至裡頭還加了食用膠,做得大大一片。而烏魚子越大就越貴,消費者若不細看,根本就難以察覺。
還有質地不可太軟,太軟是因為鹽分或壓置不夠,會不好吃。這也就是我會比較注重製作者是誰的緣故。像目前梓官區漁會,還有野生烏魚子在製作,雖然不一定要吃野生的,可是漁會做的烏魚子味道好,值得推薦。還有高雄漁港合滿冷凍庫前面的店家,用的雖是進口魚子,但品質也不錯。
再者,就是好吃的魚子不可太黑與太黃,太黃代表魚子未熟,這樣風味上會受影響;太黑有可能是保存不良,快壞了。有時醃的時候鹽量太多,也會比較黑。但一般品質好的烏魚子,冰凍一年也只會呈赭紅肉色。
烏魚子最好吃的大小,大概是300g,約8兩。這是因為300g左右的量和壓置後的口感會比較平均,而且最好挑有帶肉的,這表示它是真的魚子做的,不是散裝灌的。
烹調時,由於現在魚子幾乎都有真空包,從冷凍庫拿出後,可以在袋口開一小洞,灌入40%以上酒精的酒(高梁、米酒頭.、XO....都可),靜置10分鐘,再連同酒倒在耐熱盤中,用竹筷或鐵筷架高魚子、點火2面烤約10分。這樣做出來的烏魚子,口感很棒。(鴻德水產,0933-326969阿鴻)
至於璐璐平常的吃法呢?則大推切方塊,烤好後直接吃,吃完後再佐蘿蔔片或水梨片,因為好的烏魚子,真的沒什麼腥味,所以若混著大片的蔬菜一起品嚐,實在有點可惜這種珍味哪!
《本專欄固定每週一、四刊出》
【2010-01-04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