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抑制房價,同時也讓更多庶民買的起房子,政府決定擴大興建平價住宅,第一批平價住宅選定在機場捷運A7站附近興建,看似立意良好的政策,立法院長日前卻提出警語,他擔心這些區域日後變成「貧民窟」,雖然事後院長曾出面澄清消毒,但是「貧民窟」這三個字仍然讓我心頭顫動了一下,曾幾何時在台灣這個美麗的寶島,竟然有可能出現「貧民窟」?台灣是怎麼了?
某些先進國家的貧民窟,都是在上世紀初期開始形成,那時因為戰爭多,戰後各個國家為了休養生息,同時為了安置一批買不起房子的人民,所以在城市中心的外圍地帶興建國宅給人民居住。
因此,某些國家的語言貧民窟一詞的原意即是「郊區」,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定是以城市中心為發展重鎮,久而久之這些郊區自然容易成為弱勢地區,經過將近百年的發展,就變成了「貧民窟」,其中教育、治安、經濟等問題變成各國政府的燙手山芋。
再來看看台灣,因為地小人稠,加上國民政府遷台後致力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人民均富的狀況舉世稱羨,但是短短幾年來,台灣社會竟完全變了樣,幾乎變成了富人在主導的社會,遺產稅大幅調降、企業營所稅調降等,讓貧富差距在短時間內急速拉大,筆者幾個月前曾經寫了一篇「菁英部落」,沒想到短短的時間之內,為了平抑房價政府就說要推動郊區的平價住宅,貧民窟的條件隱然成形,我們似乎正走向其他國家的老路。
貧民窟當然不會是短時間造成的,但政府的財政政策如果一再往富人傾斜,再加上這幾年台灣社會功利主義的扭曲價值觀,幾年之後可能會出現以下場景:某對住在大安區的夫妻搭乘機場捷運準備出國旅行,經過A7站時先生跟太太說「這區是政府蓋的低價住宅,住的都是些買不起房子的人,這個區域生活水平不高,沒事我才不會來…..」
別懷疑,這樣的對話幾年後可能就會出現,時間再久一點這個區域對我們的下一代來說,可能就真的變成貧民窟了!這樣的場景真的會出現嗎?我由衷的希望不會。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