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票證業者看好數位支付的發展,積極展開布局。其中,悠遊卡公司規畫數位悠遊卡,初期以網路購物為主,未來將轉為行動支付,進行實體通路交易,預計近期向金管會提出申請;一卡通則是已提出第三方支付申請,預計明(106)年初上路,屆時不僅能在虛擬通路購物,還能P2P分帳;愛金卡與遠鑫公司的數位發展計畫,也將於明年陸續上線。
悠遊卡公司打算從實體通路轉向虛擬通路,研發「數位悠遊卡」方案,正密切與金管會溝通,處於「預審」階段,最快明年Q2至Q3間就能提供服務,屆時悠遊卡卡友將能申辦虛擬錢包,在特定通路進行加值禁行網購,可謂是「網路版」的小額支付。
悠遊卡公司表示,現階段並不考慮申請電子支付執照,數位悠遊卡初期以網購為主力,第2波才會考慮透過手機NFC功能,在實體通路感應付款。目前已與國外廠商洽談,初步構想為在感應機上加裝轉換器,讓Android與iOS系統手機都能感應,一切尚在規畫中,實際執行方式或許會有不同。
至於競爭對手一卡通公司,則是已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業務許可,最快明年Q1~Q2可啟動服務,將成為首家同時具備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執照的業者。除了提供實體卡片於實體通路小額消費外,還能開發虛擬錢包在現有的特約商店消費,更將目標瞄準各商圈攤商,開放手機掃碼付款,甚至能P2P分帳,未來不排除朝跨境支付發展。
隸屬遠東集團的遠鑫電子票證公司,同樣有經營電子支付的意願,不過遠鑫強調,現階段以交通及開發新通路為主,最快年底前就能進入萊爾富與OK超商,站穩腳步後才能進入下一階段;而愛金卡公司的數位化計畫,最快明年公布,不過是否加入電子支付行列,或是開發手機支付,都還在評估中。
【2016-11-15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