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信用卡使用族群不斷擴增,金融機構日益改善刷卡模式的便利性,帶領卡友們從「浮凸字」卡號,走向「無凸字」卡樣時代。然而近年來不少銀行業者發現,受限於世界各國發展程度不同,「無凸字」信用卡只要跨出國門,就容易出現不能「刷」的窘境,因此又開始恢復舊制「打凸」以擴大適用性。
回顧信用卡發展史,早期受到收單銀行機器連線性能所侷限,消費者持卡購物,店員必須以手動「刷」印凸字卡號,從此信用卡交易行為就被俗稱為「刷卡」。不過科技日新月異,國內首張無凸字信用卡在2004年問市,由Visa與MasterCard各結合Visa PayWave、Pay Pass感應機制,並且蔚為風潮。
然而近期信用卡市場出現「復古」趨勢,部分發卡銀行有意將卡號從「平面」回復為「立體」,像是中國信託預定明(2013)年初發行的中油御璽卡、中油鈦金卡,擬改回浮凸字卡號。中國信託解釋,國內刷卡機器普遍可支援無凸字信用卡結帳,但卡友海外旅行卻常碰上「刷不通」的窘況,因此打算回歸舊制。
雖然其他銀行業者表明,並未聽聞同業間有大動作「吃回頭草」的舉動,但也點出無凸字信用卡的適用性問題。有銀行業者強調,除了許多國外小型商店僅提供拓印卡號於三聯式刷卡單交易方式是主要考量外,萬一卡片出現晶片、磁條毀損無法讀取,或是刷卡機器故障時,最後仍得動用手動拓印凸字付款。
不過最常聽聞「平面」卡友抱怨的是,飛機上購買免稅品經常「刷不動」。國際發卡組織Visa指出,以往信用卡連線交易尚不普及,飛機上採取手動壓印刷卡,將浮凸卡號印在刷卡單上,再向收單銀行請款;目前機器已革新,但因部分銀行設定無凸字卡片限「連線授權」,而飛機無法與地面連線,才會有刷不過的狀況。
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楊雅婷則說明,無凸字信用卡的適用範疇,除了涉及刷卡機器、連線與否外,國際組織的作業程序也是關鍵。像是萬事達卡經由改善操作設定問題,盡量降低無凸字與浮凸字可用範圍的差異性,不只減少銀行端的困擾,也提供持卡人更具便利性的服務。
其實不只無凸字信用卡,幾乎人手一張的金融卡也存有類似的疑慮。以Visa晶片金融卡來說,刷卡必須連結帳戶,待確認存戶金額才能扣款,卡片設定必須採「連線授權」,因此飛機上也用不了。如此看來,「平面」卡片似乎走出國境就不一定吃香,難怪銀行業者打算走回頭路。
【2012-11-08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