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發布兩岸貿易情勢分析,台灣與中國間的貿易相當熱絡,今年一月份對中國進出口金額,雙雙呈現增加,分別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及次高紀錄,進出口相抵後,貿易順差三十五億二千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然而我國佔中國進口來源比重10.7%,低於我國競爭對手韓國的11.7%,相當值得注意。
我國對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為八十二億四千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1%,占我國同期對外貿易總額比重為21.8%,較去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是五十八億八千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3%,占我國出口總額將近3成,比重又增加了2個百分點,進口額的成長將近33%,但只占我國進口總額比重13%,小幅增加0.9個百分點。
根據統計,我國出口至中國的主要貨品有:電機設備、光學產品、機械用具、塑膠、有機化學產品、鋼鐵、銅、人造纖維絲、雜項化學產品及礦物燃料等,合計占我國出口至中國比重87.2%;進口部分,我國自中國進口主要貨品項目為:電機設備、機械用具、鋼鐵、光學產品、礦物燃料、有機化學品、塑膠、石料石灰及水泥、銅、車輛等產品,比重占76.1%。
值得注意的是,向來是我國兩大出口主力的液晶裝置產品,雖然對中國大陸出口量持續增加,但因為價格下跌,致使出口金額僅較去年同期成長4.2%,值得進一步觀察。同時,進口部分,自我國95年3月開放中國矽晶圓產品進口後,中國就取代美國,成為我國主要進口來源,還躍升為我國自中國進口前二十大進口產品。
根據經濟部的分析,中國前十大來源進口依序是:日本、南韓、台灣、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俄羅斯、泰國,以及菲律賓,合計占中國大陸進口總額的61%。而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韓國。中國自南韓進口金額八十二億五千萬美元,台灣只有七十五億四千萬美元,比重分別佔11.7%、10.7%,而且中國自我國進口成長增幅,較自韓國進口增幅為低。
【2007-03-28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