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昨(4)日表示,去年國內保險申訴件數達2,195件,創下歷年新高。壽險非理賠申訴案件成長51%,問題相當嚴重,其中又以投資型保單的招攬糾紛與契約轉換爭議為最多。有鑑於申訴率攀升,金管會決議,要請「總申訴率」最高的前5名,定期彙報改善成效。然而,全球人壽則是申訴率與申訴件數都榜上有名。
保險局副局長曾玉瓊表示,上週已與10餘家申訴件數與申訴率偏高的保險業者,進行約談。未來,將綜合申訴率與申訴案件等指標,挑出5家保險黑名單,定期報告。必要時,將視情節輕重停售產品,或限制業務。
如以總申訴率來看,第一名為全球人壽,平均十萬張保單就有5.18張有糾紛,第二名統一安聯有4.51張,第三名宏泰人壽有3.42張,第四名宏利人壽有2.52張,第五名為美國人壽有2.33張。
金管會分析,去(95)年度申訴總件數及申訴率皆相較於94年度增加,除了「整體有效契約成長」所致,主要原因還包括:一、壽險業以招攬糾紛、契約轉換與變更爭議最多;二、投資型保險商品占整體人身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達6成,因招攬不實所致的申訴件數也相對成長;三、有業務員以縮短繳費年期不當招攬;四、業務員代簽名。
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強調,「以縮短繳費年期不當招攬」是業務員以縮短年期,只要補保險準備金的差額,會比繳保費來得少,做招攬手法,讓客戶從二十年繳保險轉為六年繳。但此為業者內規,客戶轉成短年期後,才發現繳得錢並無縮減,導致不當招攬。
『投資型保單』是近年保險市場的新興熱門險種,但其非理賠申訴案件比率,也高居人身保險各類險種中的第二位。張秀蓮指出,「保險業務員在推銷商品時天花亂墜,只講過去幾年收益多好,卻沒做到風險告知。業務員應該要把購買投資型保單可能最大損失告知保戶。」
金管會表示,申訴案件不斷增加,民眾除了應於購買保險商品時審慎評估自身需求,仔細瞭解保險商品內容,保險業者也應重視保戶申訴,加強管理。
【2007-04-05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