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01)年5月,一名建中學生因無法解決女友懷孕問題而自殺的事件,震驚社會外界,同時也讓大眾關注到學生現在不僅要面對課業壓力,還要承受感情、親情、朋友等各方壓力,導致有負面情緒的學生越來越多。調查顯示,17歲以下有自殺未遂或有自殺想法的人數攀升,甚至連12歲以下有自殺想法的學童也增加。
現在學生解決情緒挫折的能力,似乎比處理課業難題還要低,像5月時,獲推甄即將進入台大商學院就讀的建國中學學生,疑因無法處理女友懷孕問題而選擇輕生,讓社會大眾開始懷疑,台灣的填鴨式教育是否產生不少只會讀書,但在生活上卻無法接受挫折的低EQ學生。
根據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通報,台北市今年上半年接獲17歲以下學生,自殺未遂或有自殺念頭的通報數為92人,較去(100)年同期增加10人,增幅為12%。進一步分析學生的自殺原因,感情或人際關係因素對學生造成的困擾最大,占了89%;而精神健康或物質濫用、學校適應或生涯規劃,分別占了29%和15%。而同時有2種以上自殺因素的學生超過半數(57%)。
造成各年齡層學生企圖自殺的因素不同,12歲至17歲主要是感情出現狀況,而與家人不睦則次之;12歲以下學童,會因為與家人的相處、和同學不合而有自殺想法,顯示學生產生自殺念頭的壓力,不是在課業上,反而是生活中引發的人際衝突,讓他們有挫折感。
台北市衛生局99年調查國小、國中、高中職等248所學校,合計共5萬7,475的學生家庭,發現有超過半數的的父母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到5小時,讓親子關係變得疏離。
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副處長杜仲傑呼籲,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應多關心孩子行為舉止,不要錯把孩子長期的負面情緒反應,當成是一時的叛逆過度期,而讓孩子鑄下大錯。
自殺防治中心提供父母培養學子情緒管理的小叮嚀,例如面對孩子強烈情緒的表達,父母不要因為過於想幫忙而焦急,造成親子關係緊張與衝突,應以接納的態度,讓孩子的挫折情緒可獲得抒發;而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挫折,父母必須「打從心底」放手,讓孩子藉由探索與嘗試,增加抗壓力及挫折的忍受力。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找到出路
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專線1999轉8858
安心諮詢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要救救我)
張老師諮詢專線:1980(依舊幫我)
【2012-07-16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