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力推廣多吃米,但市售白米的品質好壞,一般消費者卻難以透過外包裝辨識。消基會針對大台北地區各商店所販售的二等或三等的小包裝米進行抽驗,在24件包裝米與散裝米中,竟有超商所販售的國產精選米不符合國家標準。
台灣氣候高溫潮濕,新鮮的白米保存相當不容易,水分較高的白米容易受到微生物或昆蟲的侵襲,而導致白米的品質變差。其中17件樣品的水分均低於14.5%,但有7件樣品水分高於14.5%,不符合CNS規範。
在熱損害粒的檢測方面,是指白米因微生物性的熱損害,使得米粒由白色變成黃色或深黃色的程度,一等、二等及三等米須低於0.1、0.3及0.5%以下,數值愈高,代表品質愈差。檢測結果發現,24件樣品中有12件符合一等米、9件符合二等米、2件符合三等米,其中只有7-11自有品牌的7-SELECT國產精選米未達CNS標準。
消基會指出,7-SELECT國產精選米已違反「糧食管理法」第14條「包裝或容器上之標示、宣傳或廣告,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規定。主管機關得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對此,統一超商喊冤表示,該產品依規定送檢農糧署所舉辦定期與不定期各檢驗項目都合格,並不清楚消基會的檢驗方式是否有所不同。
白米會因為濕度、病蟲害或其他原因,而呈現明顯的損害及變質,或因畸形殘留糠層的米粒,都稱為被害粒。其中,山水米雖然標示被害粒低於4%以下,但卻檢測出大於4%以上的被害粒。
西螺金農米-台稉壽司米標示為二等米,但不同類型米混雜的異型粒高於3%,已不符合二等米的要求。消基會認為,業者未落實米的品質分級,僅流於形式,主管機關農委會應加強稽查,保障消費者權益。
消費者選購白米時,應先檢視包裝是否完整,以免孳生米蟲,越新鮮的米口感通常會愈好,而米的等級標示分類,通常數字愈小表示米的品質愈好,口感也愈佳。
再來,須觀察包裝內的米粒是否飽滿、外表是否有光澤、米粒是否完整,若是選購散裝米的話,最好也要問業者是否為單一類型的米粒。開封後,最好能將白米存放於冰箱中或陰暗處,並且確實密封,不僅能保持其新鮮度,也可避免米蟲生長。
【2012-09-07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