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鳳凰花開的畢業季,除了進入職場,認知「信用」是個人要在資本主義社會存活的最大資產,也是踏入社會的新鮮人必修的一門課。那麼,透過擁有人生中第一張信用卡,或許是可以學習「信用」的第一步。
在申辦信用卡前,先來了解信用卡的故事。二十世紀初期,美國的Auther Morris發明了標榜「先享受、後付款」的信用卡,不過當時的卡片是以金屬製成,且發行對象有限,僅限於某些場所才能使用。
1924年,美國通用石油公司針對公司職員和特定客戶推出「油品信用卡」,最初當成送給公司職員及特定客戶的貴賓卡,由於反應不錯,後來更擴及一般民眾,做為促銷油品的手段。由於效果良好,其他石油公司、甚至其他行業陸續加入,推出各式信用卡。從此信用卡市場開始蓬勃發展。
台灣的第一張信用卡,比美國晚了五十年。1974年中國信託率先開辦信用卡業務,開啟了國內的信用卡市場。幾年前,可能你還沒畢業,就有業務員跑到校園強力推銷「學生卡」,但歷經卡債風暴後,現在辦張信用卡已不再那麼容易。
在各家信用卡的DM上,申辦條件多限定須年滿20歲,並附上薪資證明或財力證明,這看似最基本的門檻,對於想要辦卡的社會新鮮人來說,可能面臨還沒有工作,而無法提出財力證明的窘境。
這樣是否就無法辦卡?聯邦銀行信用卡發卡部協理陳明智表示,其實剛畢業的新鮮人辦卡,可以以自由業的身分辦理,只要附上活存及存簿封面影本,或有房子證明,也可以試著辦辦看。但如果因存款不夠而核卡不過,建議可以先辦父母親的附卡。
也有銀行理財專員指出,如果因為剛出社會,核卡不過,建議可以先辦理小銀行的信用卡,累積一點信用後,要再去辦大銀行的信用卡,會比較容易過。
或許,對於尚不了解信用卡的新鮮人來說,會認為使用信用卡易造成花錢不節制,而將信用卡當成「惡魔」;但是,若能善用信用卡,培養和銀行往來的紀錄與信用,銀行對你的了解越多,將來需要申請車貸、房貸等借款時,信用卡就是你的「天使」了!
【2007-06-05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