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局勢尚未明朗化,對於「薪」苦度日的國人來說,善用理財術是十分有利的「生財」之道。最新一份「家庭理財行為調查」發現,女性通常是家中的財務大臣,以62%的比例強壓男主人,而超過半數的家庭均有理財規畫,主要目的是強化資產增值,工具首選保險,近7成打算將財產留給後代。
根據中國信託最新的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有理財的家庭約57.3%,尤其總資產3,000萬元以上、只有獨生子女的比例最高,但也有超過四成家庭並沒理財,原因是「沒有多餘的錢」、「不會理財」。至於理財目的可分為3種,基於家庭資產增值的動機最強烈,努力為退休前累積財富;其次是家庭資產保值,渴望退休前維持資產穩定;再來則是家庭資產移轉。
民眾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是保險(65%),但仍有46.2%經由銀行管道理財,以從事商業工作、月收入15萬元以上的族群為主。由於36.4%曾於理財時踢到鐵板,最常見的難題是不了解投資風險性(36%)與商品(16%),因此希望銀行可以提供投資商品建議(32%)、增加利息(29%)與投資風險管理(24%)等服務。
進一步分析不同財力家庭選擇的理財工具,總資產600萬元以下偏好保險與儲蓄,600至1,500萬元傾向使用保險與股票,1,500至3,000萬元最愛保險與基金,3,000萬元以上則青睞股票與保險。
在財富傳承方面,68.6%會考慮將資產傳承給下一代,其中,有繼承上一代資產的受訪者,意願明顯高於未繼承的族群,最希望將房屋(73.8%)、土地(30.2%)流傳給後代,呼應國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然而調查發現,僅49%的家長教導子女理財,而且仍以儲蓄(71.3%)與正確的消費觀念(36.3%)為主。
政治大學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主任鄭天澤表示,這份調查發現國內民眾的理財方式仍過於保守,並且傾向於自行尋找保險公司、基金債券公司進行理財交易,而非經由銀行單位。在低利率、高通膨與股市劇烈波動的經濟環境下,必須充分掌握理財知識、商品與風險,並重視後代理財教育,才有利於資產增值。
【2013-08-06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