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部分都更案爭議不斷,但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老公寓的身價仍是不同凡響,吸引許多投資客見勢進場布局。房仲業者統計實價登錄資料發現,雖然坊間流傳2樓是管線交會處,容易存有排水阻塞問題,但仍然榮登台北市老公寓最有價值的樓層,每坪均價53.6萬元,較全體平均值高出近1成左右。
根據中信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台北市老公寓各樓層的平均單價分別是1樓50.35萬元、2樓53.6萬元,3樓48.02萬元、4樓48.3萬元,以及5樓45.41萬元。其中,1、2樓的成交單價較高,較台北市平均值48.93萬元,溢價2.89%與9.52%,尤其是2樓賣相最佳。
至於3、4樓每坪價約48萬元,與台北市平均值的價差不大,差距在2%以內,身價最低的5樓,則是較全體便宜7.21%。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表示,以自住需求評估,若是家中有年老體衰的成員,4、5樓以上爬樓梯相對辛苦,低樓層反而受到買方的青睞,推估是老公寓2樓溢價率超越其他樓層的原因。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廖鴻箕指出,老公寓各樓層的問題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像是1樓通風、採光相對不如高樓層或出現排水溝味;2樓是管線交會處,容易存在排水阻塞問題;3樓負評相對較少;4、5樓則是要爬多層樓梯較不利。推估2樓價高的原因涉及釋出量少,因此常被「秒殺」,是市場供需造成的結果。
若從各樓層的優點來看,1樓年長者進出方便,甚至部分物件門口可以停車;2樓步行爬梯不多;3、4樓通風、採光較佳;5樓則是可能提供頂樓加蓋的空間使用。廖鴻箕強調,不同物件按本身屋況、周遭環境因素的優劣,也會造成房價差異,因此仍要視買方需求,以及心理所能接受的價格為主要考量。
另外,劉天仁提醒,若是以投資評定價格,樓層因素影響相對少,重點反而是地點,以及權狀上的土地持分,並衡量是否有都更價值。一般在權利變換過程中,主要是視土地持分總價與建物殘值而定,除非是1樓有店面效益的住戶,才會另行評估樓層價值,否則仍是回歸至土地持分多寡,來評估未來的都更價值。
【2013-08-14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