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佳長米被消費者踢爆以進口米冒充台灣米,獲取暴利,農委會農糧署在事件見報後,緊急開罰20萬。這已是糧食管理法標示不實的最高罰款金額,但跟糧商獲取的暴利相比,簡直九牛一毛,在外界強大撻伐壓力下,農糧署決定修法,提高罰責,將比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罰款上限拉高至300萬,不過須等立法院修法通過才適用。
山水佳長米是泉順食品企業的品牌,向來標榜是台灣米,但實際內容物卻是連一粒台灣米也沒有。而農糧署每年抽查,就是始終罰不到泉順食品,清查2年來該廠商總計違規18件,但都因農糧署給予1個月的限期改善,而獲得免罰待遇。泉順食品高頻率的違規被查出來之後,竟然表示,他不是違規最多次的廠商。
泉順食品第一時間回應山水佳長米冒充台灣米時,以忘了換包裝為理由,輕輕帶過,之後又把同業拱出來,辯解2年18件違規不是最多的廠商,看在消費者眼裡,所謂的道歉並沒有悔意。
農糧署每年抽查市售包裝米的標示及品質,但公告違規內容都相當模糊,糧食管理法的罰責給了行政單位裁量權,就是「得限期改善」,農糧署即使對於「慣犯」違規,明明有權直接開罰,但卻還是一樣開給限期改善單,並未實際罰款,導致業者根本沒在怕,因此說是農糧署姑息養奸,也不為過。
泉順食品登記在苗栗縣,因此苗栗地檢署日前已經介入調查,除了現場抽驗泉順食品的其他包裝米之外,也查扣了泉順食品的進口資料,進行勾稽,近日陸續約談相關人員,朝向詐欺罪偵辦。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砲口對內指出,怎會發生2年內違規18次,連一次都罰不到的情形!要求馬上改正裁罰標準的瑕疵。農糧署因此決定比照食品衛生管理法,擬修法提高罰款上限至300萬,並可連續開罰,對於欺騙消費者等嚴重違規,直接開罰300萬,如果嚴重影響民生,就廢止糧商登記。
農糧署抽驗100年至101年,究竟哪個糧商違規最多次?答案是:「花東製米」,2年來違規21件;其次是生產山水米的「泉順食品」,2年18件,第三名是「金墩米」,違規16件;生產中興米的「聯米企業」,違規14件,居第四;生產三好米的「億東企業」違規6件,排名第五。這些違規糧商中,被罰款的只有「花東製米」跟「聯米企業」。
【2013-08-29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