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13)年景氣從上半年開始,就顯得萎靡不振,而「悶經濟」所帶來的首要衝擊,即是造成民眾消費變得保守,不願輕易出手購物,處處精打細算能省則省,連帶衝擊百貨公司一般業績出現落後,不過頂級精品銷售卻是強強滾,突顯現今「M型化」消費的型態。
為了刺激買氣,百貨公司不約而同將週年慶的時間往前挪,同時拉長戰線,旗下各家分店採取接力開跑及分階段促銷的策略,避免發生「強碰」搶業績的窘境。並打出「優惠大軍」牌強力壓陣,企圖讓消費者對折扣「很有感」,願意鬆手拿出白花花的鈔票血拼,也希望藉此使業績由黑轉紅,交出漂亮的年度成績單。
然而,儘管眾多百貨業者火力全開,爭先祭出奇招想搏得好彩頭,但在第一波週年慶活動告一段落後,檔期總業績結果出爐,卻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指標性百貨公司均未達到預期目標,顯見景氣不佳造成消費者買氣「急凍」,業者叫苦連天、大嘆生意難做。
其中,向來有「週年慶風向球」之稱的新光三越南西店,週年慶開賣首日有10萬人次前來搶購商品,首日業績開出4.3億元紅盤,較去(2012)年成長3%。不過,後勢買氣似乎略顯疲態,整檔業績雖較去年同期成長2%,但距離目標23億元仍差2,000萬元以上。
天母戰區的SOGO天母店喊出目標8億元、年增率上看5%,但實際上只有成長3%,已是連續2年未達陣。大葉高島屋則是期望能達成目標8.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8億元成長7%,但整體業績也僅比去年小幅成長1%。
不過,若觀察3家百貨公司的客單價,明顯較往年攀高的趨勢,有業者指出,景氣不好來客數減少,但客單價反而提高,顯示出消費者想以各種方式省錢的心態,因此出現「集中消費」的情況,藉此搶便宜拿到最大的回饋率,但卻也代表想讓民眾掏出錢來的難度變得更高。
雖然指標性百貨可說是「全軍覆沒」,反觀主打頂級名品的百貨公司,則是殺出長紅業績,像是微風在今年中加入生力軍南京館後,首度舉辦3館同慶活動,整檔業績高達23.1億元,大幅超越原訂的21億元目標,比去年成長近23%;101購物中心首次降低滿千送百及抽獎門檻,帶動業績整整成長2成。
若從市場區隔及業績表現情況來看,相較於一般民眾的「斤斤計較」,頂級客戶群的消費力道不減反增,業績目標達成率甚至遠高於預期,由此可見,百貨業開始邁向M型化的趨勢。
【2013-10-22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