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臨櫃申請改名不稀奇,而要改的名字裡,有一個「身亭」字,看起來也不奇怪,但是在戶役政系統顯示的字卻是粗體字,戶所查了六套字典卻無奈遍尋不著「身亭」字,像這樣的特殊字光台北市就多達8千多個。
根據統計,姓名特殊字在台北市共有8,961個,可分類為市面上通用字典並未收錄的異體字,如「身短」、「水水金」、「口母子」、「九十百千」,以及因個人書寫文字習慣不同產生的異體字,如「諸」在日字上加一點、「崇」的山字下方筆劃出頭等,或是有讀音的罕見字如「喦」、「斈」、「囷」、「寔」、「箖」等。
我國戶政業務自民國86年9月起全面採取電腦化作業,但因早期戶籍資料由人工謄寫,因應電腦化須完全依原始資料登錄,當時少部分的特殊文字電腦無法顯示,得暫時先以「■」代替,遂成了電腦缺字,民眾在申辦戶籍謄本時,如資料內有「■」,就得花很多時間時間等候人工查詢原始資料。
為了減少民眾等候得不便,台北市大安戶所發揮「柯南」精神,仔細地蒐集、確認、造冊、陳報蒐集8千多個異體字,再由行政院研考會及內政部扮演現代倉頡角色,將資料有缺字情形者造冊註明寫法,開發出電腦掃瞄缺字搜尋系統,輸入當事人資料後便可知缺字的欄位及其寫法,大幅縮短民眾等待時間。
台北市民政局局長黃呂錦茹表示,姓名是識別個人身分重要資料,國人不論是改名或為新生兒命名,都須依姓名條例規定,使用教育部編訂的國語辭典或辭源、辭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列有的文字,避免取用異體字、罕見字或艱澀難懂的文字,才不會造成日常生活使用上的困擾。
明(103)年2月起,功能更強大的戶役政電腦作業系統即將上線使用,缺字情形將僅限於越南文等外文字,而台北市12區戶政事務所有了這套「■」字查找系統做為輔助,之後在核發戶籍資料時就更為便利。
異體字、罕見字範例,如下圖:
【2013-10-23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