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銀行在大陸曝險部位恐持續升高。國際信評機構惠譽預估,國銀大陸曝險部位,於2016年時可能會增加至總資產的13%,為現階段的一倍左右,其中包括台北富邦、兆豐銀行、永豐銀行及上海商銀等,大陸曝險部位在2016年都可能成長至該行資產20%~25%。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國銀大陸曝險部位截至今(2014)年第2季止,含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等,總額度為新台幣1.6兆,占淨值的0.62倍。但惠譽表示,以廣義認定推估數據時,也就是幾項金管會未全額計入的曝險項目,像是短期貿易融資、資金拆存予投資級銀行同業,以及符合特定資格的台灣母公司對大陸子公司的擔保放款等,都計算在內。
惠譽進一步指出,國銀大陸曝險成長的主要動能,來自於短期貿易融資,以及大陸子行陸續開張營業。而台灣銀行業少有海外營運持續獲利的實績,加上大陸企業普遍偏弱的公司治理與資訊透明度,意味著擴展大陸本土的授信業務,將是一大挑戰。
金管會則強調,到現在為止,都未考慮放寬國銀對陸曝險額度為淨值1倍的上限,目的就是希望控管風險,避免赴大陸發展,卻可能面臨陷入危機的風險。
另外,關於我國政府主權評等,惠譽給予「A+」等級,在國際投資等級之上,強勁的外部財務實力和雄厚的外匯存底是關鍵因素。惠譽認為,台灣外匯存底餘額相當於GDP的89%,經常帳戶盈餘也有GDP的11.7%,儘管出口增長明顯放慢,仍高於過去5年的平均值10.4%。
不過,在各國多是高風險來源的金融體系不良貸款、房貸債務之下,惠譽指出,台灣整體系統性風險偏低,銀行體系資產質量強而穩定,只有對中國大陸的曝險自2010年來迅速增加,至今已累積到900億美元,占銀行系統總資產的7%。
【2014-07-30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