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熟齡世代間對於家庭財務缺乏溝通,面對資產分配更顯消極,夾在雙親與子女間的「三明治世代」,較少投注在自身理財上,造成退休規畫延遲。根據中國信託的調查發現,35歲以上的熟齡者,面臨家中財富分配議題時,年齡越大願意與子女討論的比例越低,僅有6成4會將財產傳承給下一代。
中國信託今(13)天發布「台灣世代家庭理財行為調查」結果,主要針對35歲至44歲、45歲至54歲及55歲以上等三個熟齡世代,就經濟發展、家庭理財、財富傳承及退休規畫等四大面向進行訪查。
研究發現多數人對台灣經濟發展信心不足,在滿分10分下,平均僅得到4.6分成績。其中,有4成3民眾提高家庭理財的資金,但仍以家庭短期支出為主要目的,缺乏長期的規畫,又以「保險」為最多人使用的理財工具,顯示在波動劇烈的經濟環境中,民眾的理財方式反而變得單一化,財務管理意識尚須加強。
對於家中的財富分配,願意與子女討論的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減,尤其是擁有越多資產的受訪者,更是避談財富傳承與分配。僅有6成4願意將財富傳給下一代,以「房地產」為最多,不過55歲以下世代傳承「現金」的比例高於55歲以上。若以傳承的時間點來看,尚未傳承者多是等到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才開始計畫,實際行動消極且保守。
中國信託客群經營處副總經理楊子宏指出,「財富傳承」對國人而言,多被認為是一件尷尬又忌諱的事,導致「傳承」變成家中不能說的秘密,憑空臆測只會加深彼此隔閡。建議可透過銀行的財富管理制度,整合家族資產、建立家族溝通橋梁,避免日後誤會難解。
至於,自身理財規畫方面,上有高堂、下有幼子的35~44歲「三明治世代」,賺錢主要在支付子女教育費及日常開銷,缺乏自身的理財規畫。雖然多數受訪者理解老年後可能要支付龐大醫療費用,但仍有5成以上民眾尚未開始為退休做準備。
中國信託財富處理規畫部副總經理黃培直則是建議,可先建構永續生活金流,透過保險轉嫁家庭責任風險,再藉金融商品投資來控管財產,才能讓家庭資產增值,脫離「三明治階級」,進而為自身的醫療、退休需求著想。
【2014-08-13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