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航空的興起,成為年輕消費者和背包客出國的最愛。不過,廉航採取特殊的定價策略,且契約內容說明不足、訂票規則缺少完整的中文說明,甚至因班次安排過密,發生起降延誤與機組人員的排班接續等問題,導致爭議不斷,民眾抱怨連連。
消基會今(30)天針對廉價航空提出質疑,像是虎航9月26日到10月初,台北到新加坡機票比一般航空公司還要貴,餐點一份就要381元;捷星航空曾因電腦系統異常,延遲飛航時間,還拋下等候旅客直接飛離;飛往長灘島的飛龍航空因起飛前機械故障無法修復,害乘客浪費一天旅程;奧地利廉價航空Comtel Air更曾因欠缺油資,向機上乘客索取約新台幣96萬元的加油費。
雖然政府早在101年就已制定「國際機票交易重要須知範本」,但還是未見購票糾紛、退費手續等爭議案件數降低。消基會表示,應增訂「國際機票交易重要須知之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強制規範業者在網頁、說明書上,說明清楚各種促銷方案,和票務、服務項目與收費……等定價模式。
由於廉航主打相對低廉的票價,服務項目比起一般航空業者更精簡,其他服務全要收費,例如改退票須收手續費、餐飲毛毯也要計價、托運行李運費另算,以及不能自行選座位等。且票價離起飛的日期時間越近就越貴,有時甚至比一般業者經濟艙還高。
消基會提醒,廉航公司的運送條款內,倘若有「本公司保留隨時變更票價與時刻表的權利,無須事先通知」等條款,就有可能會發生延滯機場的情形,導致旅途受到延遲。因此消費者出國前,要連同時間成本計算在內,廉價航空就不一定「廉價」了。更不要被限時超低價競標票價所吸引,以免發現落差太大,打壞旅遊的興致。
【2015-04-30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