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亞蕾真得是同志朋友永遠的「媽媽」!《滿月酒》在上映前,柿子在網路上看到專屬的「彩虹」MV,眼淚不自覺落下來。柿子一直都很支持性別平權運動,參加過幾次同志遊行(還曾上宣傳車說過話喔!哈哈),切身明白同志朋友們想組織家庭的殷切期望。當柿子知道這部電影後就相當期待,希望透過歸亞蕾演出同志心中的願望,也讓社會更了解「成家」的心境。
不過,當一部電影背負了高期待的重責大任時,一旦有任何失誤都可能被放大,尤其當柿子跳脫支持者的身分,單純以「觀眾」的角度觀片時,更感覺《滿月酒》是部相當「可惜」的電影。
主要原因是,片中幾乎沒有演員能與歸亞蕾對戲,讓歸亞蕾強大的戲感擦不出火花,加上導演企圖把太多訊息放進電影中,卻又無法有效率地處理,導致電影的深度與期待相差甚遠,甚至有種「浪費」歸亞蕾眼淚的感覺。
《滿月酒》是繼《臥虎藏龍》之後,又一部台美合資的作品。描述在美國工作的男同志Danny渴望擁有自己的孩子,傳統的母親雖然早得知兒子性向,但還是希望Danny能夠延續香火。兒子開始尋找代理孕母的時候,母親欣喜若狂地想幫兒子尋找胚胎,但卻被迫面對Danny的伴侶,也必須面對世俗的眼光,改變了原本「兒子出櫃、媽媽入櫃」的生活。
導演尋找歸亞蕾飾演母親一角,可以看出受到李安早期電影「喜宴」的啟發。故事角色架構與「喜宴」如出一轍,加上近年歸亞蕾演出蔡依林「不一樣又怎樣」的MV,讓電影不論是在同志圈或電影圈,都受到相當大的矚目。不過實際看過電影後,卻發現有2個相當大的問題。
首先是演員,導演鄭伯昱自己飾演Danny是最大敗筆。這個角色設定是在台灣出生成長、長大後在美國工作,又是一位渴望成家的男同志,照理說應該要同時具備台灣本土、美國商業人士及男同志的「三重」氣質,但鄭伯昱講台詞的口條卻是典型的美國ABC,說英文台詞卻像是在念稿,講中文又像是新加坡人,從頭到尾又不斷「OK?OK?」,讓柿子看得頻翻白眼。
更可怕的是,這樣「初階」的演員,居然有不少戲份是要和「戲精」歸亞蕾對戲。完全暴露出鄭伯昱的缺點,而歸亞蕾也不敢放膽演,好幾場應該有激烈火花的戲,就這樣被冷掉。還有,為了加強戲感,導演讓歸亞蕾在不該掉淚的地方掉淚,到了應該掉眼淚的時候,觀眾已經對淚無感,衝擊強度少掉大半,真得好「浪費」。
再來是劇情,故事的重點是男同志「生子」,激發出傳統家庭的衝擊、男同志想成家的渴望,以及現行法令的嚴峻。但導演卻額外加入了同志伴侶間不同想法的衝突、出軌和代理孕母的掙扎,使得重點被模糊掉,而導演又無力處理眾多分線,除了描述法規很具體之外,其他通通都囉哩八唆,沒一個打中觀眾。
其他如場景設計過於簡單,看不出台美之間的差異,或是運鏡不成熟等細節就不說了,光是演員與劇情這2大缺點,就把電影中的小巧思給吞沒。像是電影一開始以「紅石榴」暗示母親對「生產」的願望,當石榴破裂,象徵母親的傳統觀念被打破。這樣的譬喻沒有好好發揮,再讓柿子嘆一聲可惜啊!
整體來說,柿子只能給《滿月酒》象徵「尚未成熟」的2.5顆柿子。看電影的當下,看見Danny與伴侶的相處模式很表象,和真正的同志愛侶相差太遠了,柿子看不出眼神裡的愛火啊!
酸柿子點評:說起來其實也很有趣,電影裡難得能夠和歸亞蕾對戲的,居然是金鐘最佳女主角莫愛芳!這是一部描述男同志生子的電影,但卻精準切中的不是同志的心情,不禁一邊嘀咕一邊走出電影院。
作者介紹:電影部落客「Mr.柿子」,從大學時代開始迷上電影,過著沒有電影活不下去的生活,曾經有一天趕過6場電影的瘋狂紀錄,誓言為每部看過的電影,寫一篇評述,至今已破千篇文章。
《本專欄固定每週四刊出》
【2015-05-07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