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從今(15)天起實施日本部分地區進口食品,須附產地證明或輻射檢驗報告,才能輸入台灣的措施。然而消基會比對日本和我國輻射限量標準,強烈質疑台灣標準過於寬鬆,以致自日本核災後至今4年來,在日本都無法販賣的輻射食物,恐已流向台灣。
奧地利政府曾針對車諾比核災後,調查國民輻射曝露情形,發現輻射曝露的來源,5%透過呼吸,82%來自食物。台灣雖然早在2011年日本311地震後,全面禁止福島、櫪木、茨城、千葉、群馬核災5縣的食品輸入台灣。但今年(2015年)2月底爆出日本輸台食品竄改原產地標示,引起社會軒然大波。
日本政府在2012年4月1日下修輻射元素中銫-134和銫-137總和的限量標準,像是飲用水由每公斤200貝克,降至10貝克;牛乳由每公斤200貝克,下調為50貝克。反觀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在2013年8月公告安全容許量,卻「倒退」至2007年底的標準,食品中碘-131限量標準為300貝克/公斤,銫-134與銫-137總和為3,規定顯然比日本還寬鬆。
消基會質疑,政府4年來針對日本非核災區的8大類食品實施逐批檢驗,到今(2015)年4月總計有68,583件,當中共有茶葉、加工食品、水產品等207件檢出微量輻射,濃度明顯高出台灣和日本一般食品的輻射背景值,更不乏有超過日本超市販售20貝克/公斤以下的限值。因此過去4年間,許多在日本無法流通販售的輻射食品,恐怕就因寬鬆標準而流入台灣,已吃進國人口中。
消基會呼籲,政府應修正輻射食品標準與國際接軌,建立第四方檢驗制度,開放政府、公益機構參與檢測,查驗輻射食品,並公開所有輻射食品相關檢測資訊。建議消費者最好以國產在地食品為主,尤其家有嬰幼兒的家長,應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檢驗不明或標示不齊的日本食品。
【2015-05-15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