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在暑假上映《角頭》這種黑道電影,根本是教壞「囝仔大小」,就是在號召「小屁孩」們上街逞兇鬥狠,不巧的是前幾天才發生「三和械鬥」的新聞事件,更讓人憂心忡忡。不過,柿子認為電影歸電影,若是《角頭》真能說出「黑道」的哀愁,不妨看做是一種「勸世教材」,也未嘗不可。
看過電影後,柿子對劇本感到好失望。《角頭》確實拍得不錯,比起當年的《艋舺》,寫實程度與拍攝風格都有長足的進步。演員也把「在道上混的」感覺,詮釋地很到位。不過,故事太專注於呈現黑道的「帥氣」,而角色的心境變化、黑道這條路的無奈及後悔、爾虞我詐的惡鬥…都沒有表現出來,最後剩下蔡振南「空虛」的歌聲,看得柿子也好「空虛」啊!
《角頭》描寫「頂庄」掌握著市場地盤,角頭勇桑及旗下清楓、阿雄、阿國…等人,共同維繫這座有人情味的市場營運。不過大橋頭角頭的兒子「麥可」,從美國回來後就動起了都更的腦筋,開始與頂庄的勇桑產生衝突,一次又一次的交 涉失敗,彼此關係愈來愈差,一場惡鬥難以避免。
黑道電影其實很好懂,大抵不出兩種主題:「搶地盤」和「窩裡反」,《無間道》把「窩裡反」演到了極致,《古惑仔》則是「搶地盤」的經典。因此電影就刺在看導演和編劇如何延伸這2大主題,呈現出「黑道」這條路的悲哀,就像觀眾不會忘記劉德華與梁朝偉的眼神,那是一種「寂寞」,深深烙在觀眾的心中。
《角頭》在技術層次是進步的,台灣的黑道電影終於不用再出現如同《艋舺》一般的純情學生氣息,可以直接對觀眾說出「我們就是黑社會」。看著黃鴻升、顏正國、小馬、張立東…等人身上刺青,染著奇怪的髮色,渾身濃厚的本土味,柿子彷彿回到南部老家,有種特殊的親切感。這是過去國片沒出現過的場景,不僅顯示導演很明白這樣的文化,演員對飾演的角色也有一定認知,這是好事。
但糗就糗在故事就這樣了!導演深切地描繪黑道生活,深切到有些「美化」了。勇桑被整個市場的人愛護,一副管理有方可以選鄉長的模樣(好啦,或許他就是市場理事長?),孫鵬飾演的清楓一呼百諾好威風,和兄弟搶女人也都君子之爭…,這故事要說什麼?就只是大家每天穿黑衣出門,耍帥擺闊備受鄉親愛戴?
導演和編劇沒有賦予角色靈魂,造成每個人都不「具體」,即使劇情出現策動窩裡反的背叛、兄弟搶馬子的掙扎、金錢誘惑的痛苦…,大家都像是「完人」一般,忠心耿耿為「角頭」,這是一個如此完美的團體啊!主角阿嬤苦口婆心勸阿雄不要再「混」了,但整部片看起來,當角頭好像也不錯啊!收入穩定又有吃有喝,何樂而不為?
這讓電影變得「沒有味道」,沒有糾葛、沒有無奈,當衝突發生時,也平平順順地,導演沒有給演員機會去「掙扎」黑道這條路。黑道電影的深度打不出來,以致於最後的高潮也衝不上去。你我都知道「角頭」絕對不只這樣,但電影沒演出來,也就談不上「勸世」,更別說能在觀眾心裡留下些什麼,最多就是「大家都很帥」吧?!
整體來說,柿子給《角頭》象徵「尚未成熟」的2.5顆柿子。其實導演應該要很清楚自己表達什麼樣的理念,從蔡振南悠悠的歌聲中,可以發現「角頭是無奈的」這件事,不過導演功力不足,電影過程沒有辦法完整呈現給觀眾,最後匆促收尾,留下「唏噓」多過於感慨。
酸柿子點評:主角阿雄其實真得沒有很愛他阿嬤,出獄第一件事情不是回家看阿嬤,反而是去跟市場的鄉親打招呼,一群人Body Body好快樂。如果家裡出了這種「不肖子」,柿子要是那個阿嬤,還吃麵線咧?他要不跪著磕頭道歉就別回家了!
作者介紹:電影部落客「Mr.柿子」,從大學時代開始迷上電影,過著沒有電影活不下去的生活,曾經有一天趕過6場電影的瘋狂紀錄,誓言為每部看過的電影,寫一篇評述,至今已破千篇文章。
《本專欄固定每週四刊出》
【2015-07-16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