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接受診療時,醫療器材竟成為健康殺手。消基會今(6)日公布市售醫療器材的檢測結果,發現6成6都檢出有塑化劑。消基會痛批,治病變成「致病」,若是過度攝入塑化劑,罹患乳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9成,代謝能力較弱者更高出2.4倍。
消基會於今(104)年9月間,在台北市醫療用品店、連鎖藥妝店和藥局,購買18件標示為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的醫療器材,包含5件醫用黏性膠帶、6件輸液餵食管、3件呼吸導管、3件導尿管和灌腸肛管、1件輸血袋。依據國內CNS15138「塑膠製品中鄰苯二甲酸脂類塑化劑試驗法」及衛福部「食品器具包裝衛生標準」,針對8種塑化劑含量及中文標示進行檢測。
結果發現,中文標示部分,有1件沒有任何中文標示,3件沒有中文警語;塑化劑含量中,7件樣品檢出1種塑化劑、2件驗出2種、3件更含有3種。而在這12件被檢出塑化劑的樣品中,有9件檢出DEHP,但有6件未依「藥事法」標示。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醫療器材多為PVC材質,在製造過程中須添加塑化劑,來提升材質的彈性、密合性、柔軟性。但PVC及PAEs具脂溶性特性,與脂溶性物質接觸,會溶出環境荷爾蒙DEHP塑化劑。根據中研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台大醫院團隊的研究,暴露在塑化劑過多的環境下,女性罹患乳癌比例比一般人多9成,若是代謝能力較差,更增加2.4倍之多。
消基會董事長陸雲指出,這次檢驗中,「IMM餵食引導器(未滅菌)」、「達馨呼吸管路組」2件驗出含有DEHP,但卻標示「不含DEHP」,明顯標示不實違反規定,依「藥事法」最高可處15萬元罰鍰。
【2015-11-06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