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不論大病小病都往醫學中心跑,再加上看病就要拿藥的錯誤觀念,已造成健保資源的浪費,且病患依賴「原廠藥」勝過「學名藥」,也導致原廠藥的需求居高不下。藥價占健保支出的2成5、約1,600億元,藥越用越多恐使健保制度走向滅亡。
消基會發現,民眾普遍對學名藥定義與藥效缺乏認識,或是根本不知道藥品有原廠藥與學名藥的不同選擇,為使健保署推行學名藥降低藥費支出,應回歸市場機制。
消基會表示,學名藥須達到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三同」品質,食藥署應嚴格抽驗學名藥,主動抽驗、公布不良藥商,使藥品資訊愈加透明化,讓民眾對「學名藥」有感。而目前學名藥申請藥證是5年一期,於半年前可申請展延進行簡易的書面查驗,在學名藥藥效的確保上強度不足。
此外,原廠藥考量國際均價,不會為台灣健保單獨降價,但健保若降價太多,原廠藥成本考量就會退出台灣市場,導致部分藥品缺藥、停藥。消基會指出,健保費已包含藥物費用,不應由民眾全額負擔原廠藥價,而健保署預計採行原廠藥差額自付政策,應有合法依據與授權,以免讓美意大打折扣。
根據WHO定義65歲以上為老年人口,根據統計,截至103年底我國老年人口已有280萬人。而國發會預估,114年我國老年人口數將占總人口數的20%達到「超高齡社會」,用藥需求勢必有增無減。
消基會呼籲,應視病情輕重、落實醫院分級制度,病患有藥物「知」的權利,醫師應告知對方開的是「原廠藥」或「學名藥」由病患選擇,建立嚴格的審核學名藥藥效機制,確保符合「三同」規範,挽回民眾信心。
【2015-12-31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