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再度出現短線急貶,導致國銀近期籠罩在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損失的陰影下,業界推估,若爆發違約比率上升至4成,國銀可能將承擔近800億元損失,但金管會今(7)日信心喊話,強調損失在控制範圍內。
TRF為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每月定期結算,國銀在銷售時,必須先向設計該商品的「上手銀行」,繳交一筆「存出保證金」,類似替客戶先代墊保證金,再向投資人收保證金,但若未來客戶繳不出保證金,國銀就會蒙受損失。
近年投資人向國銀購入TRF,多是看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設定比價範圍多落在6.35~6.5元之間。可是現在人民幣貶破6.5元,等於客戶必須增補保證金,一旦繳不出來,發生違約就得由國銀自行吸收。
金管會表示,先前已經出手三度控管TRF商品,雖然TRF名目本金到去(2015)年底還有新台幣820億元,但一半以上會在1~2月到期,等於僅剩1、2次比價,全數舊的TRF會在上半年結束。也就是說,即使人民幣再繼續重挫,雖然損失會擴大,但經過先前三次控管,損失已相對危害較小。
不過,業者人士指出,目前深陷TRF違約風暴的業者,以民營大型銀行為主,包括台新銀行、永豐銀行、中國信託、台北富邦等。但金管會提到,去(2015)年已約見TRF銷售金額較大的國銀,要求別忽視TRF的問題及客戶權益,儘可能與客戶協商相關還款方案。
除了TRF危機之外,據統計,現階段因為大陸經濟不佳,投信基金加上券商自營部位大約有1,291億曝險金額,而保險業投資陸股及人民幣債券曝險額為6,643億,銀行業對大陸曝險額度為1.76兆加計寶島債2,080億,金融業總體曝險金額高達2.76兆。
【2016-01-07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