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國股市觸發「熔斷」機制及人民幣大幅走貶衝擊,2016年第一週亞股不僅沒有新年慶祝行情,反而全數倒地,也連帶衝擊國際資金的投資信心。其中,東北亞的台灣與韓國因為流動性佳,自然首當其衝,外資分別從台韓抽銀根11.66億美元與5.16億美元,成為亞股賣超之最。
進一步觀察各國股市表現,台股單週下跌5.33%,而南韓股市跌了2.23%,修正幅度較小;除了東北亞不平靜,東協市場也是一片哀鴻遍野,其中菲律賓、印度分別重挫5.4%與4.8%,泰國與越南也下跌超過3%,僅印尼小幅修正1%,災情相對輕微。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分析,今(2016)年一開春就重演去(2015)年第3季震盪行情,尤其是人民幣12月中旬加速貶值,人行調降中間價、A股因熔斷機制大幅震盪,以及國際能源價格持續重挫、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等,使得全球風險性資產震盪下挫,外資因此相繼逃離亞洲市場。
羅傑瑞認為,雖然面對國際升息循環啟動、全球貿易成長幅度大幅減緩,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等因素干擾,但新興亞洲擁有人口紅利等利多加持,各國財務基本面相對其他新興國家來得穩健康,因此待國際利空釐清後,資金一旦歸隊,新興亞洲仍具表現空間。
在台股方面,台新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協理沈建宏表示,外資在台指期持續維持1.6萬口未平倉多單,反映台股的現金股息殖利率相對亞洲其他股市為高,且台股本益比(PER)與股價淨值比(PBR)來看也較亞洲其他股市便宜,並不看淡台股後市。
沈建宏並指出,投資人持續關注本週末的總統與立委大選結果、晶圓代工龍頭法說會及Apple財報發布,推估選前的不確定因素消失後有利台股回穩,而近期國際市場賣壓來自人民幣和油價貶勢,預期在急跌之後有機會築底反彈,且中國政府也表示人民幣不存在再度急貶空間,若後勢止穩有助股市表現。
在產業布局上,富蘭克林華美台股傘型基金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認為,在手機市場趨於飽和下,看好雲端運用、物聯網與汽車電子的長線發展趨勢將帶動未來的成長動能,特別是Wlan(無線區域網路)、Wifi、4G相關利基型產業具表現空間,為今年主要布局重點。
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