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就業數據欠佳,使得聯準會於6月升息的可能性降低,驅使資金連續第3週流入亞股,尤以台股吸金力道最強,即使上週僅有3個交易日,外資累計買超加權指數金額已將近10.6億美元,勝過第2名韓股的8.52億美元;而在外資助威下,兩地股市上週分別勁揚1.49%與1.6%。
拉長全年來看,外資今(2016)年買超亞洲各主要市場,且金額持續擴大,外資買超台股金額再度回升至50億美元之上的高水準,達54.9億美元,為今年亞股吸金之冠,而南韓與印度則分別以39.3億美元、27.8億美元吸金量緊追在後,僅越南仍小幅淨流出0.61億美元。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分析,美國聯準會今年升息預期下降,美元升勢趨緩,資金重返亞洲風險性資產,帶動外資今年以來幾乎全數買超亞洲股市,各國股市也全面反彈。由於亞洲多數國家今年仍有貨幣寬鬆空間,有助於刺激資金動能轉旺,可望持續激勵亞洲風險性資產走揚。
台股方面,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今(13)天是端午連假過後第一個交易日,台股表現較為疲弱,主要是受上週五歐美市場下挫影響。但整體而言,美國走穩景氣復甦之路無庸置疑,而台股又是亞股中最能受惠成熟國家景氣復甦的市場,加上匯市相對其他亞洲國家來得安穩,因此深獲外資青睞。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則認為,6月來自國際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包括英國脫歐公投、美國聯準會升息決策等,皆會干擾市場信心,觀望氣氛未散,預計台股將呈現區間震盪走勢。尤其目前適逢除權息旺季,股息可扣抵稅率減半,並納入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棄息賣壓出籠,指數向上空間較有限。
至於韓股,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指出,南韓央行上週意外宣布降息,基準利率調降1碼至1.25%的歷史低點,為去(2105)年6月至今首次降息,政策刺激有助提升市場信心,因此吸引資金青睞。後市除了關注出口與內需改善的情況,貨幣政策的成效、勞動與改革政策推行的進度,也將是影響資金持續流入的關鍵。
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