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積極推動電子支付,期望5年內占比倍增至52%,其中最大的「敵人」即是「現金」。事實上,鄰近的韓國已逐步「消滅」現金,不僅2015年信用卡交易比重已超過現金,更宣布於明(2017)年起超商不提供找零,預計2020年即不再發行硬幣,足為我國實現倍增計畫的參考。
根據韓國銀行統計,2014年韓國現金使用率仍有38.9%,信用卡則為31.4%,至2015年出現「黃金交叉」,信用卡交易占比上升至39.7%,超越現金的36%,也就是電子支付達64%,而「硬幣」的流通率僅11.7%,流通金額只剩8億韓圜。主要因素是類似台灣的悠遊卡、一卡通...等「交通卡」,普遍使用於消費支付,促使「銅板」用量逐年銳減。
為進一步降低現金的使用量,韓國政府宣布,自2017年開始,逐步實施不找零,初期先從便利商店開始,交易以電子支付為主,若以現金付款的餘額則儲值於交通卡中,或直接存入銀行帳戶。未來將納入超市、百貨公司、藥局…等通路,最快2020年政府將不再發行「硬幣」,逐漸從韓國民眾的生活中消失。
事實上,硬幣不僅增加店家處理金流的成本,甚至因國人習慣存放在撲滿裡,而增加央行鑄幣的開支,央行總裁彭淮南就曾呼籲把硬幣拿出去儲值,減少央行鑄造硬幣的頻率。而超商也提供硬幣儲值於電子票證的服務,適時發揮減少使用的功效。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電子交易成為主流,根據萬事達卡2013年的調查,加拿大、瑞典、荷蘭、英國等國家,非現金交易比例均達到88%以上,澳洲、德國、美國等國也都超過80%,取而代之為信用卡、金融卡或帳戶轉帳…等支付方式。
至於,金管會喊出「電子支付比率5年內倍增」計畫,也就是電子支付占比從26%大幅增加至52%,相較於先進國家仍有落差,也比韓國的64%為低,顯示除了業者的努力投入外,政府更須扮演電子支付的推手,否則最終將淪為「口號」治國。
例如,加速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等國際行動支付的推動、扶植國內電子支付業者的發展,更關鍵的要素在於,夜市、商圈攤販等習慣接受現金,以逃避稅收,因此政府可藉由稅額減免等配套方案,鼓勵微型店家願意使用新興支付,並借鏡韓國強制實施不找零政策,並搭配上、中、下游店家同步採用電子支付,才能使「倍增計畫」得以成功。
【2016-11-29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