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還不怎麼冷,但早晚的溫差已讓人饞起火鍋來了。而20、30年前當時的人,最愛吃的火鍋有哪幾種嗎?回顧民國74年出版的光華叢書「寶島的中華美食」,文中首先提到了經典的沙茶火鍋,然後是開鍋香的石頭火鍋,接著還介紹了涮羊肉、白肉血腸酸菜鍋、毛肚火鍋(麻辣鍋)、自助火鍋、迷你涮涮鍋等。可見得民眾的基本喜好,今昔還是差不多的。
而對照那個時間點,再比照「漢城餐廳」的成立歷史,也已經開幕約40年了,難怪有很多人即使覺得它有點兒貴,但為一圓童年的回憶,還是會不時去享受一番。其實台式石頭火鍋的特色,莫過於那口厚實的鍋子,當底下一加熱,再由服務員用麻油現場炒香洋蔥、蒜頭、肉等材料,頓然使人食慾大增。
後來很多自助火鍋城,即便少了石鍋,都學會了這套手法,一定得炒上一炒。甚至於連這幾年王品集團新開的石二鍋,也會在小廚房裡先炒過配料,才端上來供食。可見得台灣人對爆香的喜好,可真是數十年如一日啊!
到了「漢城餐廳」,除了以上幾味配料,如果想要使鍋底更鮮香的話,建議必點此處的乾魷魚絲。客倌們,可別小看那一小包魷魚乾的威力,當炒過後與湯底煮沸時緩緩釋放的甜味,那可真是單喝湯就過癮,不必再放什麼味素。而且,保證一點都不腥!
愛吃肉的人,也可試試這裡的台灣牛肉。近來坊間爭誇用上等和牛、美牛,其實可換個口味涮盤本地牛,其肉質偏瘦、鐵腥味少,只要不要滾得過老,倒是提供給不愛吃重油花的饕客,另一種體驗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這兒的小菜,非常具有古早風。提供了台灣口味的炸花枝丸,酥酥熱熱的,咬下去還有汁,搭起五香椒鹽來吃,十分香口。還有偏甜、不太辣的辣白菜,完全跟真正的韓國白菜風味迥異,走的是一股「甘甜美麗」的風格,想來這裡光顧的都是本地客,早年可能還有些日本客,如此改良了辛辣的調味手法,也算是經營有道,難怪有辦法自設大型停車場。
時至今日,台灣的火鍋風貌幾乎可用百花齊放來形容,從前附設在美食街簡單而實惠的單人日式涮涮鍋,到現在口味繽紛而多元,甚至連超市都有非常多的湯底軟罐頭可以選擇。
像近日吃到李錦記的麻辣火鍋湯底,倘使怕火鍋店香料染到頭髮、衣服的人,可以一試。其辣度俐落、尾韻不帶藥材篡味,欠缺之處是不夠麻而已,但可以自己加些花椒補足。時機不好,週末全家團聚吃鍋談心,即使冷鋒逐漸逼近,感情可跟湯頭一樣,能越熬越濃。
漢城餐廳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33巷4號
電話:(02)2511-2326
作者介紹:璐璐曾任職出版社主編、媒體記者等工作,現開設部落格「碌碌無為」與大家交流飲饌心得,深信美食寓於天時、地利、人和,願意多了解一分源流,食物回饋的興味就會倍增。
《本專欄固定每週五刊出》
【2016-12-23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