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入新手機時,貼上一層玻璃保護膜,不僅能保持光亮如新,還能預防螢幕刮傷。不過,消基會檢驗網購手機玻璃膜,結果全數不合格,且價格相差11倍,若再不訂定標準規範,恐淪為業者自行叫價,消費權益難以維護。
人手一「機」的時代,許多民眾會包膜或貼膜保護機身,增加螢幕壽命。消基會針對Pchome 24H購物網上販售的9款「iPhone7」滿版玻璃保護貼進行檢驗,發現所有商品標示皆不符規定,且價格落在150元~1,690元間,價格落差11倍,品質及價格都無標準規範。
標示未符規定的包含「SOLID EX強化玻璃保護貼」、「全屏滿版鋼化玻璃膜9H」、「Hoda康寧鋼化玻璃保護貼」、「鈦合金邊框3D曲面滿版鋼化膜」;而「A+ Protect玻璃螢幕保護貼」、「GoodGadget強化玻璃螢幕保護貼」、「A.sample簡單貼強化玻璃保護貼」、「纖維軟板3D曲面弧邊鋼化玻璃」與「glass升級版抗藍光鋼化玻璃保護貼」等5款商品僅註明名稱及功能,民眾無法判定品質好壞。
消基會表示,「手機螢幕保護貼」目前並無硬度、材質等檢測標準,店家所宣稱的「高透光」、「防爆防裂」、「不沾水滴油漬」及「硬度9H(不留刮痕)」等功能,難以從外觀上判別。政府應對標示有嚴重漏洞的廠商開罰,並訂定保護貼品質規範,消費者則勿過度相信商品廣告,完整收集資訊後審慎評估再購買。
同時,消基會統計發現有83%民眾使用手機螢幕保護貼,並習慣由手機業者幫忙貼膜;56%認為店家應提供免費代貼服務;43%接受業者可收取300元以內的貼膜服務費。並且在在未告知價格的情況下,由消費者猜測1,690元、249元及159元等3款手機貼膜售價,結果有76%回答錯誤或無法判斷。
另外,通訊行保護貼價差也高達3倍,中華電信、遠傳與台灣大哥大等電信業者鋼化保護貼平均價格約千元,小型通訊行最低約300元。消基會認為,貼膜業者僅進駐電信業店內,提供銷售、代貼等服務,且不保障品質或後續服務,應將價格調整為一般包膜店的行情價。
【2017-01-19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