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公告將修正「排除電子簽章法適用之項目(保險部分)」,未來強制車險保險證,將可有電子形式,也就是民眾遇到警察檢查是否投保強制機車或汽車責任保險時,能直接出示手機保險證,不再只有紙本證明。
截至最新統計,國內強制車險有效保單數約1,875萬張,而有辦理強制車險的產險業者,對於提供電子式的保險證,也都表達極高意願。金管會表示,最快4月起,就會開放業者發出電子式的保險證,民眾辦理續保、新投保強制車險時,只要於官網登錄或下載保險公司的APP,再輸入密碼等驗證即可完成。
就民眾而言,遇到臨檢時,透過手機就能出示證明查驗,大幅增加便民性,同時除了有節能減碳效果之外,若遺失須要辦理補發,也不用臨櫃辦理。依照金管會規畫,民眾未來想要獲得電子式保險證,保險公司會發給民眾PDF檔,輸入帳號及密碼就可下載,並無限制下載到數個行動裝置上。
國內強制車險制度,是從民國87年開始實施,主要是讓交通意外事故受害人或家屬的損失,獲得基本保障與彌補,特別是對於照顧經濟弱勢民眾與減輕肇事者財務負擔,有著莫大助益,除了死殘保險金額達200萬元,醫療保額也有20萬元。
根據規範,汽、機車駕駛人如果遇到警察臨檢,發現沒有投保強制車險,汽車會被罰3,000~15,000元;機車則是1,500元~3,000元。金管會也提醒,依照法令規定,車主都必須投保,在原保險期間屆滿前,最好先辦妥續保手續,否則會變成「重新投保」,恐造成保險空窗期,使得權益受損。
【2017-03-15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