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政府鼓勵銀行開辦「以房養老」業務。而根據金管會統計,推出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目前已經有1,336起申請案,貸款金額達70億元,成效逐漸展現,有越來越多銀髮族開始負擔照顧自己的責任。
所謂「以房養老」,多是針對年滿60歲,且擁有完整建物及基地的銀髮族群,利用不動產活化作為養老經費,扣除利息後,銀行每月給予固定金額支付日常生活所需。現階段開辦此業務的銀行,包括公股行庫的合作金庫、臺灣銀行、土地銀行、臺灣中小企銀、第一銀行、華南銀行,而民營銀行則有中國信託、台新銀行。
金管會表示,截至今(106)年2月底,8家推出「以房養老」的銀行,合計承辦1,336起,以合作金庫承作量最多,且門檻從先前的65歲調降至60歲。另外,臺灣中小企銀的申辦年齡門檻也是60歲,土銀為63歲,其餘銀行仍維持65歲。
根據合作金庫內部統計顯示,「以房養老」的平均月付金額達2.5萬元,相較於一般勞工平均月退休所得替代率的6成至6成5,倘若以一般非中高階主管退休的基層勞工,退休時月薪約7萬元的行情來估算,可能連4萬5都不到,如今透過以房養老的方式,對於退休所得約可發揮超過50%的彌補效果。
不過,從統計數據可發現,現階段申請「以房養老」案件,主要集中台北、台中等都會區,未來必須設法廣大範圍。金管會認為,國人對於房地產的傳統觀念,還是希望傳給子孫,尤其是鄉下地方,除了思維較保守之外,房子價值也不高,拿到的錢比較少,在成效不明顯的狀況下,申辦情形較低。
【2017-03-16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