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粥這樣食物,其實在歷史的演化上,遠比米飯更早出現在人類的餐桌。其原因就在於陶器過厚,難以將泡在水裡的粗碾榖物,有效炊成乾飯食用。因此昔日食粥的飲食變化,便藉由添加五榖時蔬的增味,產生出萬法千象的不同風貌。
爾後,基於輾米的技術逐漸精緻,因此被煮成熟爛的粥飯,就被稱之為糜,以表示食物的狀態,已更加柔細適口、不復有粗礪雜物摻雜之態。所以晉書上那位不知民間疾苦,問人何不食肉糜的惠帝,雖然給後人留下了荒唐粗莽的愚魯印象。但經由這段記載,卻也讓我們知道,肉糜這種加了肉所做成的稀飯,可不是由今人所發明的餐點,而是頗富歷史的傳統美食。
如今,隨著氣候跟飲食習慣的不同,雖僅是肉粥一味,作法上卻充滿著許多歧異之處。如香港人所吃的菜乾豬骨粥,一定得熬到滑潤綿密、米花全開,才符合啜食的標準。而台灣人由於多來自福建一帶,因此肉粥便承襲古味,多以泉州式飯湯手法呈現。
像位於延平北路的阿春鹹粥,同樣也是採取生米熬煮的方式,讓泡過的米在滾水中沸騰半晌,米粒煮至邊緣略有鬆化現象,就撈起轉置於肉羹湯鍋裡溫熱備用。
只見客人一旦點菜,老闆便順勢放進蚵仁、肉羹、油蔥、芹菜、胡椒等物增色,無怪乎湯頭清爽怡人,饒富回味。遇有大胃口者,一次吃個兩三碗,恐怕也不算什麼。
而鹹粥本身雖然看來平凡簡單,但只要配上幾味佐餐小菜。如紅燒肉、炸蚵、炸蝦、肥腸、龍珠等物,當小盤小碟交相鋪陳,其實就有宛如辦家家酒的用餐樂趣。尤其現在比較少人賣的炸旗魚,阿春也有出售。其風味酥嫩鮮甜,鮮度絕佳,頗為值得一試!
在台中,位於自治街、樂群街口附近的老店肉粥,雖然添加的提味品不多,可是高湯甘醇澄淨,米粒顆顆瑩潔,因此無論點的是肉粥或蚵粥,都能充腸適口、備覺清雋有味。
而這兒的酥炸紅糟肉,與坊間施以紅色染料的成品不同。係以溫體熟豬現買現醃,配上獨門中藥與紅麴粉,浸醃至隔日才能入鍋油炸。這道小菜非凡物可比,肉質本身的肥瘦接鄰處極為香脆、其味醰醰,如果怕飼料白豬軟爛口感的人,保管一試,就能食不停箸。值得到台中時,特別前來品嚐。
【2008-09-09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