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累積紅利,這樣的促銷優惠行之有年。而紅利點數可兌換的贈品,各家銀行都有不同,小從鍋碗瓢盆,大到名牌精品通通可見。所以,無論是漱口杯還是LV,不管在市面上看的到,還是看不到的商品,幾乎都可以在紅利手冊中瞧見。這幾年紅利點數的兌換,發生了通路上的進化,把單純的手冊、網路兌換的管道,延伸到超商通路。如中國信託即可在7-11兌換貨架商品,而日盛、台新、玉山等多家銀行也可於萊爾富直接兌換,使得刷卡金額不大的卡友,也可以在點數到期之前,把剩下的紅利換些金額不高的民生必需品。
除了兌換贈品的活動外,這幾年信用卡紅利點數,還增加了「折抵刷卡金」的方式。大致上又可分為兩類型,一為從帳單上扣抵某一種類的消費,這種類型可常在加油卡或電信卡上看到。例如,日盛銀行的GOGO卡可用點數500點折抵30元加油金;中國信託的中華電信call call卡可以點數1000點,折抵200元的電信酬賓基金等。此類扣抵的認定,則是透過NCCC聯合信用卡中心的商店代碼,來判別是否為指定折抵的商店。
另外一類型為即時折抵,也就是消費的當下告知店員即可當場折抵。例如國泰世華卡友於活動期間到太平洋SOGO百貨刷卡消費,每1,000點紅利可折抵60元刷卡金。但是,此類型的折抵方式多半有上限,以上述國泰世華為例,便有最多只能折抵每筆刷卡金額30%的限制。
以信用卡紅利折抵刷卡金的方式,其實早在澳洲已經風行10年有餘,是一種長期的行銷手法。據了解,目前台灣市場上第一個做紅利折抵活動的是中國信託,而紅利活動做最大最廣的也是中國信託。中信銀將紅利點數由兌換商品進化到紅利折抵,再衍生出「三點不漏」-讓紅利可以加速累積、效期延長和點數移轉的三大「點」,突破了點數累積緩慢、過期化為烏有、點數無法互通等限制。近期更結合7-11內的ATM進行兌換,輸出熱感兌換券直接換取7-11內指定商品。
而在鄰近的日本,更是興起了一類專營紅利點數交換的網路公司,以幫消費者管理、兌換點數而深受歡迎。看來不僅是在西方國家或是亞洲國家,紅利點數的經營,已經成為一門信用卡促銷的顯學。因此,刷卡累積紅利點數,成了消費者省吃儉用的撇步,如果能夠善加利用的話,說不定也能像卡神一樣,成為賺錢的工具呢!
【2006-08-15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