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在銀行的老同事,決定回高雄老家開早餐店了,一方面是厭倦了銀行一成不變的生活,再來是想回老家多陪陪家人。
年近40的她,有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早餐店預計在6月開幕,她最近正在辦理銀行的離職交接事宜,但是早在去年她就已經做了一連串的準備工作,希望她的創業之路能夠順利。
去年10月份的時候,她就有了開店的念頭,一開始她決定回高雄開店,因此假日只要有空,她都會回高雄到處看看。原先她想要開台北很流行的咖啡店,後來經過兩個月的評估之後,還是決定先從早餐店下手,一來是期初的投資成本較低,二來是學習時程比較短。
心中做出決定之後,由於平日還要上班,所以她趁著周休二日到住家附近的早餐店當義工幫忙,主要是學習早餐店所有的流程,一周七天完全沒有個人的休息時間。
這段期間,她充分發揮了在銀行工作時精打細算的精神,把每項商品的成本結構,算得一清二楚,甚至思考要如何能夠研發出口味更好、成本更低廉的商品。所以她選擇不加盟,希望整間店能夠透過自己的雙手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最近她終於選定了一間店面,開始構思如何裝潢,也開始試做新口味的商品,並且選定了幾家原料供應商。為了新商品的研發,她幾乎走遍了高雄各個大小市場,不只比品質也比價格。
看起來入行門檻不高的早餐店,在她心目中可不是如此,看著她此認真經營每一步,雖然還沒正式開幕,但是筆者相信她離成功已經不遠了。
從這個案例你看到了什麼?筆者看到了以下三點:
1.她事必躬親,了解每項細節及成本。
2.親自選擇最源頭的原料供應及商品開發,與一般加盟早餐店不同
3.長達8個月沒有休息時間,所展現出來旺盛的鬥志。
雖然這並不代表她的創業之路一定會成功,但如此嚴謹的態度,的確是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
筆者問她為何把早餐店看的如此重要?她說「這關係到我下半生的死活耶!」,筆者霎那間愣了一下,心中暗自詫異,她已經一語道出創業初期所該有的態度了!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09-03-13 卡優新聞網】https://www.card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