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山人壽標售案最近受到社會關注,資方砸錢在媒體大打廣告,向社會及保互宣示南山絕對會穩定的經營下去;另一方面卻看到員工頻頻上街頭抗議,同樣也搏得不少新聞版面,看來南山人壽這樁標售案應該還會再「拖棚」一陣子。
這樁標售案從開始到現在頻頻出現讓人跌破眼鏡的事,國內金融監理單位除了法規的解釋之外,似乎也拿不出具體的辦法喝止這樣的亂象。若真如此,最終受害的將會是台灣社會,以及廣大的南山保戶及員工,政府維持金融秩序的威信,也將蕩然無存。
某政論節目以「國際禿鷹搶食南山人壽」為題,討論南山標售案,標下南山的博智、中策是不是國際禿鷹,目前並不得而知,但中策轉讓30%的股權給中信金這點,就足以讓社會大眾不滿了。
南山人壽在市場上被視為是塊「肥肉」,很多人想要搶食並不足為奇,但是從中策轉讓股權給中信金的做法來看,這集團只是把南山人壽當作商品在包裝銷售,根本無心在未來的經營上面,而且該集團在香港的股票因為此宗交易案,而上漲了好幾倍,交易案尚未拍板定案之前,該集團已經先獲暴利,更加深社會對中策的疑慮。
金融海嘯過後,很多過去藉由企業買賣、併購的金融人士,紛紛轉往海外尋找獵物,準備大撈一票,這是自由經濟下必然出現的狀況,但是金融事業最講究的就是「安定」,與其它企業的併購、出售並不相同,政府若放任這些「投資者」任意轉賣南山,對於台灣的金融市場絕對會產生動盪。
400萬保戶的權益若發生問題,將會是另一波小型本土金融風暴,金融事業是國家穩定的根本,焉能讓這些投資者說買就買、說賣就賣,完全無視台灣金融秩序及保戶權益。
更誇張的是,政府到現在仍搞不清楚博智、中策的股東結構,若是幕後的出資者有敏感的陸資參雜其中,除了金融風暴之外恐怕也將掀起政治風暴。筆者過去提過,未來兩岸的金融市場,需要提防台灣的金融業者被中資透過各種方式吞併、掌控。
金管會主委陳冲提醒中信金「別一不小心被中策併掉了」,筆者所擔憂的情況在南山事件隱隱約約已經出現,這已經不單是金管會單方面所能承擔的責任,政府各單位必須通力合作讓這件案子圓滿落幕,才能建立人民對政府重建金融秩序的信心。